琉璃对自己小时候的印象已经很浅了。

    只记得爹娘很恩爱,娘亲曾经很喜欢自己,可是在弟弟出生以后,娘亲就更喜欢弟弟了。

    琉璃不嫉妒弟弟,因为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,男孩子总是更受宠的。而且,即使更喜欢弟弟,娘亲也没有苛待她。弟弟出生前,家里的鸡蛋她吃一个,攒下一个卖;弟弟出生后,她依旧有每天一个鸡蛋吃,只是家里每个月卖鸡蛋那份银钱没有了而已。

    和村里其她姑娘们比起来,琉璃很满足了。

    只是后来,村里开始闹起干旱,整个村一整年的粮食都颗粒无收,外面县城里也买不到粮食。

    隔壁家的金花和银花就是在这一年被她们爹娘给卖了的。

    她爹娘没舍得把她卖了,爹上山找野物,娘到处找野菜,勒紧裤腰带撑着,一家人好歹把这一年过下来了。

    只是第二年,又来了洪水,娘对她说家里实在没办法了,把她卖了,说不定一家四口都能活下去;要是不卖,估计全家都得整整齐齐去见阎王爷。

    琉璃就是这样被人牙子引走的,路上颠簸了大半年。琉璃记得很清楚,那段时间到处都是死人,很多人饿的受不了了,开始吃人。

    她吓坏了,在人牙子手上格外乖巧听话,生怕人牙子把自己丢了,然后被别人捡去吃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到了京城,听说有好人家要来选丫鬟的时候,琉璃把自己的脸洗的干干净净,是所有小女孩里最出挑的一个,果然被祁王府选上了。

    再后来,就是琉璃在王府里一步步从扫地丫鬟变成萧长祁贴身丫鬟的故事了。

    从娘胎出来以后这十来年的经历,显然是没有机会让琉璃去读书习字的。

    连琉璃这个名字,也是当初府里买人的嬷嬷给她起的,这两个字就绣在了她进王府后领的第一件衣裳上。

    当初给李管事写欠条的时候,琉璃还特意把那件衣服给找出来,照着上面描画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所以琉璃不认字,实在是情有可原。

    萧长祁被琉璃说的话给震惊了。

    萧长祁虽然是天潢贵胄,但也不至于何不食肉糜,觉得全天下的人都应该认字。他知道读书上学是件很费银子的事情,寻常百姓家里等闲都没办法供出一个读书人来。

    可是琉璃不一样。

    她不是外头的穷苦老百姓,她是祁王府里伺候他的大丫鬟。

    她怎么能不识字呢?

    要是外人知道贴身伺候祁王的大丫鬟连字都不识几个,只怕他的脸面都要丢光了。

    和萧长祁同等身份地位的达官贵人府里,谁的丫鬟不是要肩负起红袖添香的职责的。连字都不认识,何谈红袖添香?

    萧长祁斩钉截铁道:“除了每日四个时辰的规矩以外,你每日还得多学两个时辰的书业。”

    琉璃闻言,错愕地抬起头,颇有些不敢置信。